首页 每日报道 金融资讯 查看内容

面向新质生产力,高校如何提升点题、解题与破题之功

2024-9-18 23:02| 发布者: 羙迓| 查看: 284 |原作者: 羙迓

摘要: 面对着经济建设全面切入新质生产力发展轨道所提出的新课题,高等学校理应显示出非常充足的任务承接功力,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改革也有必要进一步深化,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更大的支持与推动作用。

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涵盖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创建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术资源与组织结构优化,高等学校教研改革始终处于不断的对标与完善之中,逐渐架构起来的教育链变得更为齐整、人才链变得更为粗壮、产业链变得更为宽展、创新链变得更为活跃,同时“四链”的衔接与融合不断加强,因此,面对着经济建设全面切入新质生产力发展轨道所提出的新课题,高等学校理应显示出非常充足的任务承接功力,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改革也有必要进一步深化,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更大的支持与推动作用。

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巨大优势

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最显著特点是创新,并且主要通过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的技术创新来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基于创新与质优的两大特质,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的核心力量。高等学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交汇点,可以说既是新质生产力三大要素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引领生产力要素实现跃升的组织力量,在构建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首先,高校是新质劳动者的聚集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能动主体,但与传统劳动者以体力支出与专业技能逼仄完全不同,新质劳动者则以脑力投入与智慧服务供给为主,不仅专业技能弹性较为充分,同时具有依赖自身与外部劳动工具进行创新的知识能力。就国内3100多所高校而言,在每年输送超千万名大学毕业生的同时,目前在读博士生数量超过61.25万人,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吸纳了全国超过80%的在读博士生和近60%的在读硕士生,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另外,全国本科高校拥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占比超过41%,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超过50%。如此规模化与高端化的人才队列,不仅构成了培养新质劳动者的强大矩阵,而且组成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庞大集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高校可谓是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基地。

其次,高校是新质劳动对象的富集地。传统劳动对象基本上是固态化、具象化与弱关联化,但新质劳动对象具有流动性、虚拟性与强渗透性特征,比如信息资源、数据要素等,它们不仅可以无限开发,还能循环利用,对其充分占有与利用,既可实现基础研究的升级,也能带来前沿技术的破题,由此引领劳动对象的加速迭代与升级,进而集合与转化成新型战略型产业与未来产业。据统计,全球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70%以上来自大学,而在我国,“国家三大奖”即中国科技领域的三个最高等级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中,60%左右的奖项是授予高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0%左右是由高校承担的,一些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项目也都是由高校承载实施。另外,国内总计达401万件的发明专利中,来自高校的有效发明专利量达79万件,由此观之,高校可以说是新质生产力的策源重地。

再者,高校是新质劳动资料的汇集地。虽然与传统劳动资料一样,新质劳动资料也表现为实体性、物质化以及重资产特征,但新质劳动资料如高端精密仪器、智能设备等的技术含量要高出很多,非实体性结构因素占比如知识产权、商誉等大大提升,同时轻量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轮廓在新质劳动资料身上得到越来越饱满的体现。就国内高校而言,除了纵横交错与完整齐全的学科专业群外,还有图书馆、网络数据中心等知识资源以及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等各种智库机构,尤其全国近40所高校拥有8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重点实验室以及与企业联手共建的智能制造中心等机构更是遍及高水平与双一流大学。这些新型基础设施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得高校成为了新质生产力的聚合高地。

提升点题、解题与破题的功力

全面地分析,除了使命担当、职能所在以及资源要素能量决定了高校必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充当先锋与主力之外,新质生产力也同时为高校教研改革输配了全新的动力源泉以及鲜明的市场导向。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拓展了高校科研创新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创设了更多的前沿技术需求和技术应用场景,由此可以牵引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对高校师资力量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由此可以倒逼高校教学质量的改进。为此,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巨大优势,紧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窗口,激发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效能,以为新质生产力增智、赋能与加力。

第一,高等学校要敢于点题。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全新课题,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技术层面,许多的未解等待诠释、求证与厘清,高等学校不能仅是被动地跟随政策走向而做出跟踪式注解,而应当超前地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内容架构以及基本走势等前沿理论问题展开系统性的深入研究,更加主动地拿出具有佐证力与说服力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响应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以及产业发展对于新质生产力的精准需求,高校应当下好学科体系布局“先手棋”,增强学科建设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的匹配度,尤其是要强化前瞻性学科发展,布局新赛道、新领域,紧密跟踪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着力打造一流学科引领、高峰学科林立、基础与特色学科交叉支撑的新型学科雁阵;与学科建设升级相适应,须及时调整与创设专业设置以及课程体系,通过优化存量推动新专业与新课程的资源增量集结,确保核心教学资源投放到与新质生产力高度协同的学科与专业之上。

第二,高等学校要善于解题。新质生产力既要改造传统生产力,更要培植经济增长新动能,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的棘手难题,而且问题的解决还带有紧迫性,高校应当发挥学科完整、专业齐全与人才集中的规模化优势,主动承担国家与地方的决策咨询诉求,动员与组织精干科研力量展开集中攻关,高效率拿出可行性报告与技术研究成果;鉴于新质生产力涉及多科学、多专业,很多的问题需要跨界与综合知识能力方能破解,遵循有组织科研的原则导向,高校有必要彻底打破学科、专业以及研究机构的壁垒,实施富有弹性化的矩阵组织建制,并在资金、时间、人力与物力等学术资源上给予充足的支持,以沉淀与集结出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的跨学科、多专业联动化优势。

第三,高等学校要勇于破题。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目前在国内存在不少的短板以及空白区域,部分原材料与高端设备仍保持着较高的对外依赖性,而原创性和颠覆性的基础研究又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撑,对此高校首先要强化高水平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并聚焦科学前沿,布局与培育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平台,推进重大基础研究设施建设与重大科学发现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增强科学研究的靶向性,以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的科研资源的聚集和创新,集中解决关键核心科学问题和“卡脖子”问题,与此同时,强化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围绕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培育重大科研项目,强化项目、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建立“前沿探索—基础研究—集中攻关”的多层次科研体系。

当然,高校教研人员也不是三头六臂,既不可“通吃”,也做不到“通解”,遵循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对接的基本原则,高校应当深化校地、校企的协同,优化政产学研用的贯通,培育出多体系多主体的互通互融格局。一方面,要构建校企联合的育人生态系统,导引企业优质资源进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嫁接的人才养成机制,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牵引出一批课题、师生、平台和成果,并酝酿成新质生产力的发源高地。另一方面,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打造驻区、驻企、驻园创新平台,既依托高校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区为创新人才营造交流空间,加速初创企业的孵化进程,也推动高校优秀学科、团队和实验室下沉产业一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捆绑与协同攻关,共同推动“0~1”的原始创新、“1~10”的应用研究以及“10~100”的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不仅如此,高校还须联合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等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筑出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编队。

创建与完善三大协同共振机制

高校服务生产力充沛量能的释放,除了必须增强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以及调动起教研资源的集合优势外,更需要创设能够协同共振的内外部条件。

首先,要举力打造出高端人才智力阵容,为新质生产力输送丰厚原动力。高水平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也是办好大学的第一资源和战略资源。为此,高校须创造出良好的平台和机会,一方面围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引”上谋策略,努力构建高水平创新人才高地,同时在“留”上出实招,改善人才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更应大幅减少与压缩教研人员的非专业时间支出,以保障人才专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另外要在“用”上下功夫,为人才提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舞台;同时,瞄准着力培养探索重大科学问题的战略科学家、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和掌握原创硬科技的创新企业家重要方向,在“培”上做文章,如创建高校长周期拔尖人才培养试验区。

其次,全面调动与强力激发成果转化优势,为新质生产力构造持久支撑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强化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催生新型战略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关键一步,数据显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重要供给方,虽然国内高校发明专利占到了全国有效专利的1/5,但产业化率却只有3.9%,显著低于全国36.7%的发明专利总体转化率,更被达51.3%的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远远甩在身后,即便相比于较低的科研单位发明专利转化率也要落后近10个百分点。大量专利技术被闲置,既是对科研人员心血及国家资金的浪费,同时也说明高校科研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与脱节。

为此,高校教研人员需要打破科研成果仅满足于评职称或拿奖项的狭隘思维,政策层面也应鼓励高校教师将论文写在田野上与定格在工厂车间,同时,高校须创建多功能多样化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并主动建立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技术清单制度,完善企业与高校之间“悬榜—揭榜”合作模式,构建“先赋权后转化”“先使用后付费”的新型科研成果转化路径;为帮助高校科技成果快速熟化孵化,地方政府应建立信息灵敏、服务齐全的技术要素公共服务平台,扶持市场主体创建高价值专利产学研运营联合体,积极培养支持科技创新转化的技术经理人,同时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

再次,深度刷新与科学改良成果评价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创建鲜明牵引力。以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为导向,高校教研评价体系的重塑应当体现为全方位与宽领域。在学科与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创建上,评价指标不能仅看覆盖面与理论教学时数,而要侧重考察学科的前瞻性、实践教育权重、实际就业率等关键指标,特别在教学与企业的互嵌度上,要引入量化指标进行重点考核与倾斜支持;在科研领域,须打破项目供给为少数部门所把持以及封闭运行的状态,作为公共产品可参照政府采购招标,实行公开竞争并由第三方监督的管理方式,除重大的基础性研究外,其他成果评价不唯论文数量与论文级别,而是强调应用价值,并且在评价系数上加大团队协作尤其是多组织主体协作成果的权重;另外,高校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赛马比拼”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及转化率升级为评价指标的核心内容。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分享至:
| 收藏

Archiver|小黑屋|菲柬无忧网

GMT+8, 2024-9-19 23:56 , Processed in 1.955298 second(s), 42 queries .

© 2013-2021